Selected For You
Insight TD Magazine Logo
ATD Blog

去旧迎……

Tuesday, August 15, 2017

一个接一个,公司都在摒弃他们的绩效管理法,然而,有更好的方法吗?

不需要说改造绩效管理有多好。若这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发展,尽管称之为一时盛行。通用电气(GE)声明,他们正摈弃以往年度回顾和加薪的方式。高盛(Goldman Sachs)也正抛弃九点绩效评价,换来更及时,更具建设性的实时输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不再使用数值分级制度。微软(Microsoft)、奥多比(Adobe)、网飞(Netflix)、摩托罗拉(Motorola)、迪士尼(Disney)、美敦力(Medtronic)——这一连串的公司都渐渐摒弃传统的绩效评审,一波接一波。

但这趋势,比我们看起来的更不明显。当一些组织把等级分制一并废除时,其他的公司还在引进不同种类的等级分制。这绝不代表摈弃等级制度就是解决问题的万灵药。事实上,CEB的调查声称,全面摒弃等级分制的公司,虽然对新制度满怀热诚,员工业绩却有百分之十的下滑。

看来我们都很清楚应该把旧的绩效管理抛诸脑后。但却不怎么清楚未来到底会怎么样。那怎样才能弄清楚呢?

一谈到绩效管理,就会谈到两个不同的问题,让我们来逐一攻破。第一,绩效评核:如何确实反映表现?困难正在于找方法看清真实,让员工自然表现,然后个别投放资源给他们。这是测量会遇到的挑战。

第二,要提高业绩有一个问题:要怎样创造更多或更好的业绩?这和一些问题有关,例如怎么准确发掘员工强项、如何集中去辅导他们、如何让他们投入。这是发展会遇到的挑战。

一石零鸟

虽然“一石二鸟”是高效率的模范,但当实践时要同时进行评估和提升则显得非常低效率。

以反馈为例。我们认为反馈有效刺激工作表现。虽则反馈很重要,但当反馈渗入评估的领域又会发生什么? “嘿,每个人都需要反馈啊。那就制造更多出来吧。我们会收集老板和同事在过去一年对你的评价,了解你的工作表现,并个别投资在你身上。” 此刻,我们就把本属提升范畴的反馈,移到了评估范畴。

问题在哪?就在人们觉得反馈是一份评估而不是提升的时候,他们就会扭曲反馈。

在其他方面也不容乐观。以能力素质为例。最初,大多数公司都以此评估员工表现。能力素质是严谨的评定标准,以决定员工能否晋级;在美国联邦政府,能力素质更是写入法律,作为晋升高级行政职位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能力素质不会只表现在评估的纸上,有时还会出现在提升的部分。我们以此了解员工的表现,并联系到培训和训练课程。

可惜,就算把员工素质模型视作评估绩效的方式,也完全无法证明,提升工作表现要识别一系列能力素质,然后叫员工学习他们所缺乏的素质。任何一个团队领袖都会告诉你,这是个极度低效率的提升表现方法,因为你忽视了绩效的源头:员工本身。

这只是两个例子,还有无数的例子,公司怎么打算同时解决评估和提升表现的问题,却都已失败告终。那什么才是正确改造绩效管理的方法呢?如果能成功分开评估和提升表现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第一个问题:评估表现


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准确洞察真实的工作表现,从而按个人能力分布投资?这推动我们创造评分制度,常以九方格形式出现。通过年中和年末评分,我们凭九方格调整员工的岗位,并以此决定要晋升谁和给什么回报。

这推动力并没有错。归根究底,我们经常需要准确的数据去做差异性人才决策。问题在于,这整个庞大的评分系统,是假设可以训练到团队领导,制定了评分准则,并且确保员工是其他员工的可靠评分员。

可惜,这不可能。几十年前的调查表示,我们全都是无可救药的不可靠评分人。问题出自特别评估者效应(idiosyncratic rater effect)。简单来说,我们问一人对另一人的评价时,其实想要的资料与你们想的相反。你们以为是评估受评者,其实是研究特别评估者效应的趋势——有的评分者仁慈,有的严厉,有的拼命跟着主流,另外一些则走极端。我评价你的表现,潜能,策略思维,同理心时——几乎六成是我的内心反射,而不是你。而且这是永远的——任何训练或复杂的评分准则都无法减少偏差。

增加数据点(也就是说,更多评分者),以为可以抵消这种效应,是不可行的。如果一个老板或一个员工做了错误的数据,再加几个老板和员工做360度评估,也不会抵消这个效应,反而加倍了。

也就是说所有放进系统,并用来评估和奖励员工的人才数据,都是有漏洞的。我们测量,支付,和晋升员工是基于反映评分者自身的评分数据,而不是接收评分的人。

那就有争议了,那么,岂不是评分倒不如不评。其实不然,问题应该是:我们要从员工身上得到好数据还是坏数据?

现今我们应该抛弃评分,因为这本质是坏数据。评分测量与原意背道而驰。不过这不代表不要数据了。困难在收集的资料展示的是真实表现,还有员工的潜能,并隔绝特别评估者效应。

幸好,有几个方法可以达成这些目标——非常简单,方法得当。总体可以归结为一下三项,越下越简单·。

1. 调转评分问题:人评价别人的素质时并不可靠,但评价自身的动机和行动时却变得可靠了。因此,若组织想知道该怎么对待员工,那第一步就是问团队领袖,他们会怎么对待员工。会是所有的团队领袖都是主观的吗?他们当然会。但这恰恰就是重点。我们不想剥除人的主观观点,相反,我们要准确的测量这些观点。

2. 识别每个领袖的评分“指纹”:一设定好给团体领袖的问题后,你会发现每个领袖都有其独特的评分模式。这些模式,以数学形式出现,并能应用到未加工数据,从得出一个中和了每个独特领袖的评分得分。该演算法不但解决了怪异的评分者效应,还更为公平了。公司可以对员工说:“不用担心你们上司是怎样的,我们已经把他的数据和其他上司比较了。”

3. 透过频密互动累积数据:现今,多数工作都是由特设项目小组完成。这种情况下,和你共事四个月的领袖,会像和你共事一年的领袖一样,对你造成三分之一的影响。未来的绩效管理系统,科技能让我们追踪你合作过的团队,而随着时间推移,评分数据也会随之累积。


第二个问题:提高绩效

大家都发现年度绩效评估并不能有效提高绩效。有些组织已经通过高频率评估反馈,证实该点。正如再多的坏数据也无法奇迹产生好数据,你很难实施一个大家都讨厌并觉得不相干的工作,并单单认为做多一点就能解决问题。我们不会扩大无用的人力资源来解决提升绩效的问题。相反,我们应该效仿优秀的团体领袖是怎么提高绩效的。

由马克斯.巴金汉顾问公司(TMBC)、蓋洛普(Gallup)等其他公司,得出了一项重要研究,显示出表现和参与度的最可预测推动力。答案就在两个简单的问题里。

  • 工作中,我有机会每一天都做我所能做的最好吗?
  • 我知道公司对我有什么的期待吗?

若每个员工都成功解决这两个问题,那数据将会显示你推动了绩效。优秀的团体领袖能让员工向这两个问题说“可以”,仅需要例行公事:频密、一对一轻度检查未来短期的工作。这句可拆分成:

  • 频密:意为一周一次
  • 一对一:人类是寻求关注的生物,而一对一的检查,能添加不少个体性入系统中。
  • 轻度检查:这10分钟的谈话能解答两个问题:你正致力于?我能怎么帮你呢?
  • 未来短期的工作:这谈话并非建立在过往的反馈。而是专注于训练,为了未来能更成功。

动态团队增多

绩效管理需要在有团队表现的情况下产生。少数人会自己的事全部自己做。他们会在互助互惠的环境下完成。但核心人力资源系统不是为此而成立的。该系统做本分时是很有用的,本分是说支付报酬和管理奖金。 但这系统对动态团体无效,多数工作都是从这里完成。几乎所有的绩效管理工具都是针对数据结构部署的,而不是针对员工的行为。这是一个模糊了绩效的系统,而不是呈现。

我们必须解决这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拆开,所有核心人力资源系统的绩效管理工具。因为绩效只存在于团体,我们所成立的工具,必须围绕识别什么团体是存在的,还有谁是领袖。若不这样, 我们则冒着风险在平行世界做绩效管理,然而真正的绩效却已经存在。往好里说,我们做的看起来毫无关联,往坏里说,是在破坏。

《夺宝奇兵》里有一幕,印第安纳·琼斯发现,对手缺少了一片关键拼图碎片,指向宝藏埋藏的位置。对手只有一半的拼图,因此他们的系统已经走偏了,而且永不会成功了。主角和他朋友欣喜发现,“他们挖错了地方!”

我们和主角一样,需要发觉自己挖错了地方。而这发现应该令人振奋的,因为我们向未来踏出了第一步。

译者:林洁懿

关于作者

Marcus Buckingham is founder and CEO of TMBC. Marcus first conquered the bestseller lists in 1999 with 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 While the title may imply an iconoclastic streak, his continuing plea for managers to break with tradit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rebellion; instead, he argues, rules must be broken and discarded because they stifle the originality and uniqueness—the strengths— that can enable all of us to achieve our highest performance. His latest book, StandOut, has launched not just a new strengths assessment but an entire productivity platform based on a new research methodology to reveal your top two “strength roles”—your area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Marcus has worked with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companies, including Facebook, Toyota, Coca-Cola, Wells Fargo, Microsoft and Disney, to name just a few. His compelling message has also drawn attention from numerous media outlets. He has appeared on “The Oprah Winfrey Show,” “Larry King Live,” “The Today Show,” “Good Morning America” and “The View,” and has been profil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USA Today, Fortune, Fast Company, an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成为第一个评论者
登录来发表评论
抱歉!我们的服务出了问题。请稍后再试。